以巴文化会友 以文旅IP破圈 将文旅盛会转化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市“加速器”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25
五大内容发布
巴中城市文旅IP——“天下米仓 四龛福城”
具体措施:
实施保护第一、空间打造、设施完善、产品优化、研究阐释、宣传营销“六大工程”
以3年57个重点项目、31亿元投资计划、2张责任清单为目标任务
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中片区3条主题游径
蜀道—米仓道文物主题游径
3条主题游径
“群山开路连通秦巴”(光雾山—寒溪河—阎王碥—诺水河)
“唐风入巴四龛福城”(南龛—北龛—西龛—东龛)
“诗意栖居岁月沉香”(梨园坝古村落—白衣古镇—恩阳古镇)
《米仓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展陈大纲》
主题:“大行南北问道米仓”
展陈内容:溯道追远、纵贯南北、金戈古道、货殖川途、文枢融通、正道华章六大篇章
《蜀道·米仓道沿线重要遗存报告》
米仓道主要包括东、中、西三条大道,即汉中—南江—巴中道、汉中—通江—巴中道、汉中—旺苍—巴中道
沿线遗存丰富、类别众多,涉及道路本体、桥梁、古镇、关隘、码头、渡口、城寨、石窟、碑刻、皇柏林等诸多方面,价值突出
巴中市投资机会清单
清单涵盖: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健康、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空经济9大产业生态产业圈、19条细分赛道,共计114个项目
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同时,发展和民生也在同频共振。
4月24日,第十二届巴人文化艺术节三大主体活动之一“古道新韵”——“四龛福城”文旅IP暨投资机会清单发布会在巴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不仅发布了投资机会清单,还发布了“天下米仓四龛福城”巴中城市文旅IP、蜀道—米仓道文物主题游径,以及米仓道最新考古调查成果等文旅内容,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天下米仓 四龛福城”
巴中城市文旅IP发布
巴中有惊艳的石窟,也有灵动的诗意山水和厚重的红色底蕴。
在发布会上,主持人发布了巴中城市文旅IP——“天下米仓四龛福城”。
“天下米仓四龛福城”是巴中对历史文脉的有序传承,是对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更是巴中从文明城市向幸福城市迈进的生动实践。
为打造城市文旅IP,我市编制《巴中市“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专项规划》,明确了“六大片区”工作布局和“四区一圈一园”功能定位,以“做优现代文化事业、做强区域文化产业、做美城市文化空间”为三大抓手,实施“建设石刻艺术文化遗产保护走廊、重塑城市融合乡村的发展格局、形成文化联动产业的发展、建设登高眺望祈福的慢行网络、打造独具魅力特色的公共空间”五大路径。
出台的《巴中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对打造“四龛福城”文旅IP提出了具体措施:明确保护第一、空间打造、设施完善、产品优化、研究阐释、宣传营销“六大工程”,以3年57个重点项目、31亿元投资计划、2张责任清单为目标任务,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中片区。
“游魅力巴中 探古道秘境”
蜀道—米仓道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一千余年前,李商隐笔下的巴山夜雨浸润了米仓古道的青石;今日,以山水为卷、历史为墨,共赴一场“游魅力巴中·探古道秘境”的文化之旅。
发布会上,巴文化推荐官罗帅发布了3条蜀道—米仓道文物主题游径。“此次发布的主题游径融合了巴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蜀道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我们可以见证从秦汉到明清时期,这本三千年的立体史书,让观众直观感受巴人巴风,领略巴中的独特魅力。”罗帅说。
3条主题游径分别为——
“群山开路连通秦巴”(光雾山—寒溪河—阎王碥—诺水河)。光雾山红叶漫天的秋色与太极天坑的鬼斧神工,揭开古道的壮阔序章;寒溪河畔,截贤驿栈道的桥桩孔洞仍诉说着“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奇;阎王碥峭壁上,古栈道悬空百米,如龙脊蜿蜒。
“唐风入巴四龛福城”(南龛—北龛—西龛—东龛)。巴中石窟以“一城四龛”的独特人文景观,将盛唐气象雕琢进秦巴山崖。南龛菩提瑞像法相庄严,草鞋天王“金刚怒目”,媚态观音低眉如盛唐仕女;北龛药师佛与十二药叉大将守护众生安康;西龛三重天宫楼阁,以斗拱榫卯再现唐代建筑美学;水宁寺“药师三尊”慈眉低垂,治愈人间。
“诗意栖居岁月沉香”(梨园坝古村落—白衣古镇—恩阳古镇)。梨园坝古村落的晨雾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在青石板路上缭绕;白衣古镇仙鹤蹁跹,下里巴人歌舞与温泉氤氲相融,让千年巴文化浸润每寸肌肤;在恩阳古镇的晨昏光影里,“水码头”的船歌与《恩阳船说》的光影秀共谱华章。
“大行南北 问道米仓”
《米仓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展陈大纲》发布
在巴文化交流中心,蜀道研究院学术院长蔡东洲教授发布了《米仓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展陈大纲》。
米仓道作为蜀道交通体系的核心部分,以巴中为枢纽,与洋壁道、荔枝道、东河道等构成相对独立的交通网络。截至目前,在米仓道沿线发现近100处与古道直接相关的文物点,印证其“文化线路”的独特价值。
米仓道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巴文化交流中心,主题为“大行南北问道米仓”,以干线走向和文化遗存为经纬,立足大蜀道,聚焦米仓道。
据了解,展陈内容共有溯道追远、纵贯南北、金戈古道、货殖川途、文枢融通、正道华章六大篇章。以南江断渠遗址、通江擂鼓寨遗址、巴峪关、皇柏林、接龙桥等文化遗存为依托,追溯和探寻米仓道起源与早期文明;以楚汉战争、三国争雄、抗金抗元等历史事件为脉络,结合平梁城、得汉城等遗址,讲述米仓道作为军事要道的沧桑变迁;以巴中石窟、历史文献、文人诗词等证据,呈现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共融,唱响“昔日蜀道难,今朝蜀道畅”的时代凯歌。
全馆将以“活化历史、对话古今”为核心理念,依托沉浸式展陈设计、全息影像与数字交互技术,让观众穿越时空,深刻感受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与历史脉络。
你不知道的米仓道
《蜀道·米仓道沿线重要遗存报告》发布
“米仓道,是历史上从汉中平原中部翻越米仓山进入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据相关研究,米仓道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初步萌芽,部分路段至今仍在使用。”会上,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学者罗洪彬博士发布了《蜀道·米仓道沿线重要遗存报告》。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中,米仓道有不同的名称:唐代始称“巴岭路”;五代之后又有“大竹路”“大行路”“大巴路”“小巴路”等名称;清代文献始称“米仓道”。
罗洪彬介绍,米仓道与金牛道、荔枝道同为蜀道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政治、军事、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从现有调查和研究情况看,米仓道并非单一线路,而是一个由主线和若干支线、延长线等水陆通道组成的复杂交通体系。
一般认为米仓道主要包括东、中、西三条大道,即汉中—南江—巴中道、汉中—通江—巴中道、汉中—旺苍—巴中道。
米仓道沿线遗存丰富、类别众多,涉及道路本体、桥梁、古镇、关隘、码头、渡口、城寨、石窟、碑刻、皇柏林等诸多方面,价值突出。除上述遗存类别外,近年来在米仓道沿线还发现众多碑刻题记,内容丰富,对于研究米仓道路线走向及变迁等问题具有突出价值。
巴中诚邀发展“合伙人”
114个项目机会清单发布
“我们热切期盼能与您一起,做巴中发展的‘最佳合伙人’。”4月24日,我市首个AI数字卡通IP——“投小巴”发布了巴中市投资机会清单。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机会清单涵盖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健康、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空经济9大产业生态产业圈、19条细分赛道,共计114个项目。
此外,围绕巴中优质文旅资源,本次发布会还特别推出巴州区晏阳初故里三江水乡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恩阳区黄石亲子游乐园项目、南江玉湖花海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通江县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平昌县佛头山红色文化产业园项目、巴州区青包山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南江县下两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森林康养森活度假区建设项目、平昌县银发特色街区、飞阅光雾山·低空飞行项目共十个项目。
发布结束后,还举行了现场签约,共签约27个项目,拟投资98.3亿元。
以节会搭建平台,建立联盟深化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巴人文化艺术节已成为8省40多个市县共同参与的文旅盛事,不仅推出了大型剧目《下里巴人》《巴河春秋》《巴人传奇》等文艺精品,还促成签约项目120余个,签约金额超100亿元,成为巴中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巴中融媒记者 翁凯 曾洲/文)